巴拉人系女真人的一个分支,巴拉为女真语,意为“行动轻狂之人”,明末清初努尔哈赤征讨女真各部时,为避战乱迁移到现蛟河境内老爷岭山区和松花湖流域,他们生性狂放不羁,既不入旗,也不接受清政府统治,生活自我封闭,以狩猎、捕鱼为生,从此,巴拉人消失在蛟河的深山和湖泊之中。民国之后,随着汉人大量涌入,才逐渐与外界交流、融合。因此,巴拉人神秘、独特的祭祀文化、渔猎文化、木帮文化、生活起居文化以及特有的象形文字、图腾、语言、歌舞、服饰、游戏完整地保留下来,并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、神秘古老的文化气质在众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。随着关东民俗文化在国内、国际影响力的扩大,越来越多的民俗专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巴拉文化,许多专家称之为“消失的轻狂部落”,“最后的女真人”。在蛟河境内还有很多巴拉文化遗存地,如半拉撮罗、额勒赫、窝集口、拉法、义气岗子等,尚有巴拉人后裔生活在此,至今保留着巴拉人独特的文化和风俗。
巴拉文化是关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,它的独特、神秘作为一种特色旅游资源,也极具开发价值。